来源:浙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1-25 18:57 编辑:碧水
碧水迎亚运| 西湖区美丽河湖通过验收,为全域美丽再添风采 近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美丽杭州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美丽河湖名单...
碧水迎亚运|西湖区“美丽河湖”通过验收,为“全域美丽”再添风采
近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美丽杭州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杭州市城市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美丽河湖”名单。其中,西湖区共七条河道通过验收,分别是:龙坞片区上城埭溪、白龙潭溪、桐坞溪、大清溪、长埭溪,之江片区珊瑚沙河,以及上埠河,这标志着西湖区向“全域美丽”的目标更迈进了一步。
杭州,自古被誉为“人间天堂”。西子湖畔,山明水秀;水路河港,风景宜人,更有西湖区龙坞片区“花深不辨径,地寂惟闻鸟”的万亩茶园,之江片区风景秀丽,厚重的人文历史,以及上埠河的人杰地灵,浓厚的山水与文化。2021年,杭州市西湖区继续以“美丽河湖”创建为契机,根据“美丽河湖”创建要求,结合2019年、2020年“美丽河湖”创建的成功经验,围绕“安全流畅、生态健康、高效管护、人水和谐”等方面持续发力,将“美丽河湖”创建列入区治水工作的重点,先后开展龙坞片区、之江片区及上埠河等河道“美丽河湖”创建,通过一系列管理和工程举措相结合,使美丽河湖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最终7条河道成功通过“美丽河湖”的验收。
*水孕茶香·听涧龙坞
【龙坞片区】位于西湖区转塘街道,山环水抱、茶地绵延,呈现出一幅原生态的江南茶村风光,是杭州市政府认定的西湖龙井茶保护基地。2021年西湖区龙坞片区美丽河湖创建以“水孕茶香·听涧龙坞”为主题,主要包括上城埭溪、白龙潭溪、桐坞溪、大清溪及长埭溪共5条河道,河长共计19.6公里,辐射带动周边3.2平方公里,为美丽中国杭州样本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河湖基础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
龙坞片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1300年前“诗仙”李白沉醉于龙坞万木吐翠的自然风光,欣然命笔;相传乾隆皇帝也曾到外桐坞品茗,留下西湖“新十景”中的“龙井问茶”。龙坞九街以水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规划茶市、茶研、茶博、茶宿、茶艺、茶娱、茶学7大功能版块,涵盖诸多“茶主题”业态。天然生态,城市氧吧,孕育水资源产业;借力白龙潭、光明寺水库等自然、历史景观,文旅融合联动发展。
通过“美丽河湖”建设,龙坞片区合理规设临水游步道、休闲亭、碑墙等景观文化小品,与河道整体景观相得益彰。并有效融合旅游休闲、当地文化、河湖管护等综合功能,促进茶叶产业链的延伸,助推片区内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润新城·弄潮之江
【之江片区】水系属杭州五大水系之一上泗片水系,河塘众多,是“三江两湖”黄金旅游线必经之路。本次美丽河湖创建以“水润新城·弄潮之江”为主题,围绕“生态、自然、品质、亲水、和谐”总体目标,积极推进之江片区美丽河湖建设,其中珊瑚沙河位于转塘街道江涵路之江路口至三号浦,河长2.6公里。
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古代白居易、苏轼、苏辙、朱熹等人均在此留有摩崖题记。这里还是名茶九曲红梅的原产地,其制作工艺已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高等学府一起积聚起浓厚的文化底蕴,龙坞茶村、大清谷景区、白龙潭景区、之江国际高尔夫球场、宋城等大型休闲游乐场所点缀在青山绿水间。
之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水,哺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人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通过“美丽河湖”建设,创建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的美丽河道,使城区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两岸经济业态转型升级,为区域人才的求学、居住、创业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高品质幸福感。
*水孕文脉,山水上埠
【上埠河】位于闲林水库下游,西湖区留下街道翰墨香林社区东面,为五常港的源头,最终汇入西溪湿地公园大水域。上埠河起于云山秀水止于天目山路(留下枢纽),长5588米。蓝天白云映水波,鸟语花香藏山林。上埠河周边分布有浙江科技学院(小和山校区)、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浙江外国语学院等,现代的教育文化赋予了上埠河以青春和活力。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在上埠河沿岸的青山绿水间交相辉映,是西湖区一条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水孕文脉,山水上埠。”悠久的历史和秀丽的山水,人文与水文相融合。通过美丽河湖建设,旧貌换新颜,上埠河沿线游步道、休闲亭、碑墙等景观文化小品,与河道整体景观相得益彰,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湖区留下街道在治水过程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为西湖区打造“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生态环境保障。
*数字赋能,智慧管护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碧水迎亚运”工作方案关键之年,是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决胜之年。随着西湖区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河长制、美丽河湖等工作的持续推进,西湖区积极深化河长制工作,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考核评估和监督。河道管理职责明确,管护到位,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建立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利用无人机、无人船、人工巡查、监督平台等方式,依托智慧治水平台的先进应用技术,切实提升了河道管养的效率和养护的水平。从而,为西湖区河道的长效化管理和全域美丽河湖建设提供全面立体、实时准确、稳定可靠的信息和科技支撑。
如今,西湖区河道周边环境、景观均得到极大改善,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全区144条(段)河185个检测断面水质平均为III类。堤防安全情况良好,水岸生态系统完善,河道环境优美,水生植物布局配置合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近河道,享受清水绿岸的生态环境。通过有效的融合休闲、当地文化展示、河湖管护等综合功能,与周围环境协调较好,更促进了产业的延伸及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
下一步,西湖区将进一步深入实施《2022年杭州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助力筹办亚运会与加快全民健身发展相结合,与杭州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联合推动“幸福河”创建,对标幸福河,描绘好美丽河湖安全健康的生态底色,画好彰显地域风情魅力的文化亮色,做好河道精细化管理的智慧特色,丰富区域滨水空间形态,以“碧水迎亚运”行动为抓手,提早谋划,高标整治,凝心聚力,加快西湖区全域美丽河湖建设。
信息来源:西湖区“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西湖区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