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网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正文

乡立方智造 | 千岛未来三园,为老百姓的房前屋后创造“未来价值”!

今天,千岛湖镇千岛未来三园举行了一场田园音乐会,国潮、流行、民俗等多种元素让这个小山村很时尚。从去年6月开始,来自杭城周边乃至上海、安徽的游客朋友蜂拥而至,络绎不绝...

今天,千岛湖镇“千岛·未来三园”举行了一场田园音乐会,国潮、流行、民俗等多种元素让这个小山村“很时尚”。从去年6月开始,来自杭城周边乃至上海、安徽的游客朋友蜂拥而至,络绎不绝。

▲千岛未来三园·田园音乐节

从“两山夹一水”的偏僻山沟沟,到汪家源“未来三园”如今的游客如织,汪家源到底做对了哪些事情?

本文将从“三个变”,全面解读汪家源爆火秘诀。

一、找到创新方向,机会变动力

2016年以来,淳安县发展“百源经济”,创建了“漫曲民宿”“淳果小镇”“千岛农品”等一系列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千万工程”新的发展阶段,汪家源如何再出发,如何加快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进一步助力村强民富?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千岛湖镇政府的头等大事!

2022年底,乡立方集团受邀走访千岛湖镇,经过与当地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等进行深度交谈了解后,我们从品牌模式、产业谋划和营销推广等方面,思考了一系列问题。

机会一:

如何以小切口,见大局,以小投入,见大效果?

千岛湖镇,拥有3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下辖16个村,11个社区,范围如此之大,如何以更少的投入,产生更大的效益?

不能撒胡椒面!而要做聚焦,聚焦核心片区,做典型。以典型片区的乡村振兴,带动全域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经过全镇走访调研,我们最终选取了汪家源汪家村、联丰村,这是千岛湖镇最典型的乡村,有发展基础,能出效果,具有潜在的典型示范性。

机会二:

各子品牌,各自为政,如何进行统一经营?

汪家源一条溪串联汪家村、联丰村等村落,沿溪有“漫曲”民宿品牌,有“淳果小镇”水果庄园品牌,品牌很多,虽都小有名气,但亟需一个总体品牌,统领各个子品牌发展,聚合发展力量,形成汪家源的品牌规模效应。

机会三:

毗邻千岛湖,如何让来往流量,变消费“留量”?

汪家源,毗邻千岛湖,沿线有水果采摘园,有特色车厘子庄园、共享菜园等,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目前大多以一产三产为主,三产主要是一些初级的采摘体验。

游客来到这里,以采摘为主,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更缺乏与周边景区的串联。如何延伸产业链条,融合一二三产,变流量为“留量”,是汪家源长远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机会四:

如何在乡村领域,树立千岛湖新模式?

千岛湖镇,在水的文章上,成功打造5A级景区千岛湖,成为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年游客接待量上千万。在乡村振兴新时代,如何在水的基础上,再续千岛湖镇新的时代篇章,为全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输出新模式?

二、找关键抓手,三园变乐园

汪家源的发展机会在哪里?

——为浙江87%山区乡村发展探路

汪家源汪家村、联丰村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绝不仅仅是汪家源的个性问题,作为淳安首批“百源经济”10条示范源之一,村庄不大,山地、溪水、田园、果园、菜园俱有,拥有着浙江87%典型的山区乡村环境与资源。

可以说,汪家源的问题,也是浙江87%典型山区乡村的共性问题。为汪家源找路,就是为浙江“千万源”找路。为汪家源田园、果园、菜园未来发展探路,就是为浙江87%山区乡村发展探路。

▲千岛未来三园

汪家源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保留“乡土味”,打造城市人的“诗与远方”

浙江乃至全国的乡村建设,大部分都是大拆大建,引入城市业态,高投入、大建设,然而,过度的拆迁与建设,可能导致乡村原有风貌和文化的破坏,使得乡村失去了区别于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千岛湖汪家源的最佳发展路径,不是跟着城市做复刻,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保留乡土味基础上,用创意提升效益,打造网红打卡地,打造成为城里人的诗和远方。

▲千岛未来三园·理想田园

汪家源的发展资源应该如何抓?

——千岛·未来三园

面向未来谋现在,借势千岛打品牌,整合资源做统领,乡立方集团,为汪家源找魂,为汪家源找差异化核心价值,在经过多轮头脑风暴后,为汪家源找到了“千岛·未来三园”的品牌概念。

▲千岛未来三园·品牌形象

以“千岛·未来三园”为总品牌,统领环境资源推动发展,统领各子品牌聚力发展,统领汪家源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创的体验场、城乡的休闲场、乡野的生活场以及文化的传播场,构建未来乡村田园、菜园、果园的三种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最终打造成为浙江山区“未来三园”共富示范带。

01

原来田园效益低

现在“种庄稼”变“种风景”

汪家源田园区块,土地贫瘠,还有一段淹没期,山林密布,民房闲置,形成大量资源浪费。田园旁的草莓工坊有巨大人流量,但仅限于采摘,体验度低。

变“种庄稼”为“种风景”,推动环境提升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理想田园”做文章,向农业要经济价值,向文旅要观赏价值,一季水稻,一季油菜花,稻花轮作。科学规划,田埂路变游步道,创意设计,一棵树也是打卡景观。盘活田园边的林地资源,引入露营经济,打造“我想静静”特色露营区,丰富田园体验,带动村集体增收增产。

▲千岛未来三园·田园音乐节

盘活田园边的闲置民房,联动“一带一路”老挝咖啡,打造“一杯理想”咖啡馆,在理想田园,打卡异域风味。一个农场休息站,搭建时尚化太空舱,也是田园上的理想驿站。步步有景,季季有韵,做足消费体验,推动田园经济高质量发展。

▲千岛未来三园·太空漫游站

02

原来果园只能采摘

现在“单一游”变“深度游”

汪家源汪家村、联丰村沿线果园,大部分是农业基地,以大棚为主,目前以一产三产为主,三产也只是简单的采摘体验,游客摘完即走,体验单一,有流量,缺“留量”。

多样化功能叠加的“果园+”,实现“单一游”变“深度游”。

“果园+加工”,延伸一产种植,做三产融合,打造淳果酱品牌工场,是加工工场,也是观光工场。时尚化的工场,看得见千岛风光。文创化的包装,带得走千岛美味。

“果园+展销”,文化赋能乡村发展,一个“千岛农品故事馆”,讲好千岛湖的一湖水、一片山、一块田的故事,传播千岛湖的“两山”价值,带动千岛湖的土特产消费。

▲千岛未来三园·好物故事馆

“果园+研学”,运营前置,在产业落地前,思考谁来运营、谁来消费的问题。未来将与研学团队深度合作,打造少儿研学特色营地。

03

原来菜园只有菜

现在“农民种”变“游客玩”

汪家源汪家村、联丰村沿线菜园,主要是家庭自给自足,满足家庭需求,环境原生态,体验很单一。

打造菜园经济,变“农民种”为“游客玩”。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保留菜地耕作的乡土味,做足网红打卡的时尚感。精心设计每一处景观,乡村的菜园也能很出片,同时推出“认领一块地”的菜园活动。

▲千岛未来三园·丰收菜园

菜园的溪湾,也可以是嘻哈哈水乐园,水上餐厅里的农家菜,勾起了游客们的味蕾记忆。种菜、摘菜、吃菜、游菜园,打通菜园经济产业链,助力奏响乡村共富“协同曲”。

▲千岛未来三园·二十四节气水坝

三、找到有效机制,小家变大家

(一)党建引领,组建联盟

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各村资源,组建村村联盟,成立千岛湖共富合作社,签订金融联合体合作协议,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传播、统一经营,每年固定为成员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实现结对“低边户”股东新增收人均1000元以上。

(二)统一管理,整体运营

针对不同特性的业态,引入村企合作、社会主体投资运营和村集体扶持农户等多种运营模式,引入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多个运营主体共同支撑业态发展。

运营前置,政府、企业、村集体和村民,四方共建共享,成功打造“汪家源”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以片区的振兴,示范带动全域振兴,为浙江87%山区乡村发展探路。

未来三园,未来可期

在千岛未来三园,品一杯理想咖啡、拍一组田园大片、尝一颗空中草莓、淘一盒千岛农品、做一个手工陶艺、摘一把时令蔬菜、钓一尾千岛鲜鱼等打卡项目,这正是每个人的诗和远方。

为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千岛未来三园”,激活乡村自身造血能力,让村民享受旅游红利,千岛湖镇还成立了“农创客”联盟及授牌未来三园“同心荟”,并发布了旅游带动奖励措施和千岛湖“新农人”激励政策,并和旅行社签订游客带动协议。

经验启示:“千岛·未来三园",不做一刀切的标准化改造,而是依据现有生态肌理和文化资源,把乡村的房前屋后创意打造为人们心中的理想田园、智慧果园、丰收菜园,成为网红打卡点和创意体验业态,实现并满足都市人对乡村的一切美好想象,乡村还保留有乡村的味道,但更美了、更好玩了。千岛未来三园是为乡村的房前屋后创造“未来价值”,实现乡村生态价值转化。(通讯员:乐珅申)

行业相关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