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5-30 20:00 编辑:碧水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的当下,养老人才短缺已然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在此背景下,银龄志愿者凭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的当下,养老人才短缺已然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在此背景下,银龄志愿者凭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社区情感纽带以及强烈的奉献意愿,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然而,如何保障银龄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增强其服务效能,满足其在长期服务过程中对归属感与幸福感的深层次需求也成为了社区养老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值此端午佳节之际,在杭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与凯益荟的指导下,杭州市上城区汇泉为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聚焦于凯旋街道凯乐耆银龄志愿者队伍,以传统节日为文化载体,以情感关怀与服务赋能为双重目标,聚焦银龄志愿者的身心需求与社区高龄老人的实际困境,通过“体验式赋能”与“上门式关爱”相结合的多元化服务模式,构建起银龄志愿者与社区高龄老人之间的互助支持网络,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的精准供给与情感共鸣。
5月28日下午,活动以端午传统习俗为切入点,组织银龄志愿者开展香囊与绿豆糕制作体验活动。活动采用“讲师示范+志愿者实践操作”的互动教学模式,由汇泉为老资深讲师进行现场指导,从香囊的选材、缝制技巧到绿豆糕的调配、成型工艺,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讲解与演示。银龄志愿者们在讲师的悉心指导下,纷纷化身为手工艺人,在穿针引线、揉面压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能,更深刻感受到端午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这种体验式赋能模式,不仅丰富了银龄志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其文化素养与技能水平,更通过团队协作与成果分享,增强了银龄志愿者之间的情感联结与团队凝聚力,为其在后续服务中提供了更强的心理支持与情感动力。同时,活动通过文化符号的再现与传承,强化了银龄志愿者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在服务过程中更具使命感与责任感。
此外,为响应中社部关爱“一老一小一心”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汇泉为老还组织了银龄志愿者开展了上门关爱高龄老人行动。携带精心准备的香囊与绿豆糕,分组深入高龄老人家中,为其提供心理慰藉与文化陪伴。这种上门式关爱模式,不仅满足了高龄老人对社会关爱与情感慰藉的迫切需求,更通过银龄志愿者与高龄老人之间的互动与陪伴,构建起跨代际的情感支持网络,促进了社区养老服务的精准化与人性化发展。
此次活动,通过体验式赋能与上门式关爱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银龄志愿者与社区高龄老人的双向赋能与共同成长。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活动还为破解养老人才短缺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一方面,通过挖掘与整合银龄志愿者的资源优势,构建起社区养老服务的“银龄人才库”,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传统节日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文化载体与服务模式,增强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未来,社区养老服务应进一步强化多元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银龄志愿者为重要力量,以传统节日为文化纽带,以精准服务为目标导向,构建起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与志愿者多方参与的社区养老服务共同体。同时,还应加强对银龄志愿者的培训与激励,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与保障机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坚实的支持保障,共同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